服务热线:0755-2957 7567
中文
English
您好!欢迎访问深圳市友创智源科技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是一家专业的锂电池定制与应用服务商!
当前位置:

锂电新闻

Lithium Battery News

科学家开发有机无金属电池 在酸性溶液中降解后可回收利用

来源:有机无金属电池 | 作者:友创伟业 | 发布时间: 2021-05-08 | 158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对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,意味着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,而锂离子电池依靠的是不太容易获得的重金属。例如,钴受到涉及非洲童工的采矿行为的道德问题的困扰,以及环境退化和水供应污染的困扰。此外,在电池寿命结束后,很难分离和回收这些材料。
 
研究报告的作者Jodie Lutkenhaus博士说:“现在锂离子电池的最大问题是,它们的回收率没有达到我们在未来电气化交通经济中所需要的程度。现在锂离子电池的回收率是个位数。锂离子电池中存在着有价值的材料,但它的回收非常困难,而且是能源密集型的。”
 
这些问题促使像Lutkenhaus这样的研究人员研究无金属电池架构,IBM开发的盐水原型电池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。德克萨斯A&M大学的科学家们使用了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氨基酸链——称为氧化还原活性多肽,来构建电池的两个电极,在设备充电和放电时来回传递能量。
 
在测试中,这种有机电池满足了几个重要的条件。首先,这些电极在操作过程中发挥了它们作为活性材料的作用,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。之后,这些组件能够通过将它们置于酸性条件下进行降解,从而留下氨基酸和其他良性的降解产物,以便重新使用或在环境中无害地溶解。
 
研究报告的作者Karen Wooley博士说:“通过摆脱锂并使用这些多肽(蛋白质的组成部分),它真正把我们带入了这样一个领域,不仅避免了开采贵金属的需要,而且为可穿戴或植入式电子设备的供电打开了机会,也使新电池容易被回收。它们(多肽电池)是可降解的,它们是可回收的,它们是无毒的,它们在各个方面都更安全。”
 
虽然这项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,但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发展可持续电池的第一步,而且他们现在希望在机器学习的帮助下进一步改进设计。
 
该研究发表在《自然》杂志上。
新闻动态 / News​
更多+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版权归作者所有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联系我们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