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0755-2957 7567
中文
English
您好!欢迎访问深圳市友创智源科技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是一家专业的锂电池定制与应用服务商!
当前位置:

锂电新闻

Lithium Battery News

新型储能市场蓄势待发 产业将转向规模化发展

来源:储能锂电池 | 作者:友创伟业 | 发布时间: 2021-04-25 | 158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4月21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发布《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,提出“到2025年,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;到2030年,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”的主要目标。
 
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,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、应对极端事件、保障能源安全、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。
 
《征求意见稿》表示,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,将发展新型储能作为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、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,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举措,以政策环境为有力保障,以市场机制为根本依托,以技术革新为内生动力,加快构建多轮驱动良好局面,推动储能高质量发展。
 
具体目标来说,到2025年,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,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,标准体系基本完善,产业体系日趋完备,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,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。到2030年,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,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,标准体系、市场机制、商业模式成熟健全,装机规模基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相应需求。
 
新型储能产业蓄势待发
  
“储能”,顾名思义是指能量(主要是电能)的储存。在供给侧,储能系统是可再生能源解决消纳问题的途径之一。按能量存储形式,储能可分为电储能、热储能和氢储能。其中,电储能是最主要的储能形式,其包含抽水蓄能、压缩空气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,以及铅酸电池、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技术。新型储能一般是指除抽水蓄能外的储能方式。
 
根据《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》数据,截至2020年底,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35.6GW,同比增长9.8%;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31.79GW,规模最大,同比增长4.9%;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位列第二,为3269.2MW,同比增长91.2%。
 
《白皮书2021》表示,“碳中和”目标对储能行业是巨大利好,电化学储能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,保守预计,2021年国内累计装机规模5790.8MW,在市场发展理想的情况下,规模或能达到6614.8MW的高点。目前,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建设正在稳步推进,储能规模化应用迫在眉睫。
 
氢储能也将迎来长足发展。4月21日,《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》发布,数据显示,我国氢产能约4100万吨/年,产量约3342万吨,全球第一。而目前我国弃风弃光问题依然存在,2020年全国弃风电166.1亿千瓦时,弃光电52.6亿千瓦时,若将其用于制氢,通过“风/光电-制氢-氢燃料电池发电”链条,则可满足超200万辆乘用车用氢需求。
新闻动态 / News​
更多+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版权归作者所有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联系我们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