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中国市场锂离子电池理论回收量达到47.8万吨,其中汽车(EV)锂动力电池理论回收量已经超过小型(Small)锂离子电池回收量,达到25.7万吨。EVTank预计到2025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理论回收量将达到98.8万吨,增长速度明显加快。
近日,研究机构EVTank、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《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(2021年)》。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市场锂离子电池理论回收量达到47.8万吨,其中汽车(EV)锂动力电池理论回收量已经超过小型(Small)锂离子电池回收量,达到25.7万吨。EVTank预计到2025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理论回收量将达到98.8万吨,增长速度明显加快。
《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(2021年)》披露的另一组数据显示,虽然2020年中国市场锂离子电池理论回收量达到47.8万吨,但是实际可统计的真实回收量仅为19.6万吨,占比仅为41%,且实际回收量中还存在较大部分比例被并不具备回收资质(工信部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)的企业处理。
《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(2021年)》统计数据显示,2020年锂离子电池回收企业仍以邦普和格林美两家企业为主,从实际处理量来看,两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%,但是白皮书也分析指出整个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缺乏规范和标准,大量小型企业甚至个体都在锂电池回收产业链中从事运营活动,整个市场存在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。
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、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分析认为,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,由于回收渠道不完善、缺乏市场监管等因素,大部分退役电池流入到非正规企业或个体手中,使得合规企业回收困难,回收率明显偏低。因此,吴辉认为完善的回收渠道是锂离子电池回收企业的重要壁垒,将直接关系到回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