锂电池在充电时,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;但是当一些异常情况:如负极嵌锂空间不足、锂离子嵌入负极阻力太大、锂离子过快的从正极脱嵌但无法等量的嵌入负极等异常发生时,无法嵌入负极的锂离子只能在负极表面得电子,从而形成银白色的金属锂单质,这也就是常说的“析锂”。
7、低温充电析锂:在低温条件下,电解液的离子导通率会降低,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及嵌入负极的阻抗会大幅增加,且嵌入负极阻抗的增加幅度更大,从而引发析锂。
8、高温存储产气后引发析锂
电芯高温存储后容易产气,产生的气体会存在于极片之间,此时再对电芯进行充放电,产气的位置由于锂离子传输路径被阻隔,负极会产生未嵌锂的黑色区域,黑色区域周围可能产生析锂。
9、循环后析锂
任何电芯在历经了长循环之后,界面都必定产生异常。对于循环后的电芯而言,从材料角度讲,电解液的过早消耗、正极寿命的过早衰减、负极寿命的过早衰减,会引发不同的析锂现象。循环过程中如果锂离子嵌入负极的路径被阻断,更会造成负极严重析锂及电芯外观的整体膨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