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0755-2957 7567
中文
English
您好!欢迎访问深圳市友创智源科技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是一家专业的锂电池定制与应用服务商!
当前位置:

锂电应用

Lithium Battery Application

锂电池低温析锂与高温析锂的原因分析
来源:锂电池 | 作者:友创伟业 | 发布时间: 2020-09-04 | 399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b)大电流化成析锂:常温化成时,稳定且低阻抗的SEI膜只有在小电流时才会形成,如果电流过大,则负极表面就会形成高阻抗且不均一的副产物,其会影响锂离子嵌入并造成析锂;
c)未化成直接分容析锂:其原理与大倍率化成基本一致,且都会发生析锂及由化成产气造成的未嵌锂;
d)化成接触不良析锂:化成时的电芯非常脆弱,此时保护负极的SEl膜尚未形成、界面间由于不断产气而无法保证良好接触。因此,如果化成之前极片之间气体没有完全排出,或化成期间产气过大没有排出,都会造成极片间接触不良,这也是化成析锂的一个重要原因;
e)夹具化成未上夹板析锂:夹具化成温度高因此可以促进SEI膜的形成,夹板给电芯压力从而保证化成产气可以被及时排出。但如果夹具化成忘上夹板或夹板未加上压力,则会造成化成产气滞留于极片间无法排出,对应位置产生褐色嵌锂不充分区域乃至析锂;
f)电池化成前未热冷压析锂:对于无条件进行夹具热压化成的电芯而言,化成前要继续热冷压或夹具baking。薄电芯自身重力小,极片容易贴合不紧,若化成前未进行以上工序,则很容易产生接触不良引发的析锂;
g)化成前极片间气体未排尽析锂:电芯注液后,我们希望极片间全部被电解液填充而不再有注液前的气体。但如果注液后抽真空效果不佳或化成前静置方式不合适,极片间就会存在微量气体,从而引发析锂;
h)化成后小气泡状黑凝:电芯面积比较大又比较薄时,化成产气可能难以排出,极片间起泡位置对应的负极片无法嵌锂,并产生黑斑。
 
4、锂电池分容引发的析锂
分容本身不太容易成为析锂产生的原因,但是一些前工序的异常会体现于分容当中。厚度较大或内部卷统过紧的电芯,分容后容易变形并会造成极片接触不良,接触不良区域会被电芯内部气体填充、从而失去锂离子迁移通道。最终形成条状为主的未嵌锂区域,并可能伴有析锂。
 
5、电芯变形析锂:该异常原因与上例中变形未嵌锂一样:都是由厚度或者内部应力大的卷统电芯变形引起,之所以本例中存在析锂,则是因为极片间气体已被基本排尽,锂离子可以在正负极间穿梭,但又由于化成不良、正负极间距大等原因而析锂。
 
6、过充电析锂:对于钻酸锂、三元而言,为了保证材料的稳定性,其设计容量皆远低于理论容量,也就是说即便在满充状态下,钻酸锂、三元依旧有很多的锂离子没有脱嵌出来,而对其进行过充后,这些“编刷外”的锂离子到了负极并没有足够的嵌入空间,因而必然析锂。与之对应的,磷酸铁锂的实际容量与理论容量接近,即便过充,也无法释放出过多的锂离子,因而很难造成析锂。
新闻动态 / News​
更多+